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会员动态
 
“艺起抗疫,志愿有我——青年电影人的心声”
发布日期:2022-03-14

从2020年1月,到2022年3月,3个年头,800天的抗疫征程,我们抱团取暖,同心抗疫,小心翼翼地与疫情共存。就在我们以为,疫情终将过去,春天即将到来时,新一轮疫情却快速席卷全国20多个省,打得所有人措手不及!

 

上海,在这次的疫情反扑中,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大多数上海人,切切实实成为这波疫情的亲历者。政府迅速展开防控部署,以网格化方式精准防控;医护人员立即就位,不分昼夜地投入核酸检测及患者的转运、治疗工作;基层工作者和志愿者扛起重任,尽力完成各项社区、街镇的防控和保障任务…… 

 

在去年12月文代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了“坚持弘扬正道,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的希望。疫情发生后,《人民日报》写到:“疫情面前,没有人是旁观者,每个人都是责任人。”这些声音,在这次疫情发生后,一遍遍地在我心中响起。

作为一名两新文艺工作者,我毫不犹豫地找到小区的居委会找主任报名,加入了这场疫情防控的志愿服务行动中,成为徐汇和平小区中的一名志愿者、一位守“沪”防控疫情阻击战的”大白”战士。

 

比我先到的志愿者们热情地给我介绍了目前小区防疫的总体情况,并安排了具体任务。让我十分感动的是,参与这项工作的,很多是上了年纪的叔叔阿姨,大家都特别积极。我们的主要工作包括:了解疫情防控的最新政策,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回答居民对于疫情防控政策的疑问;登记人员采样信息;为小区年纪大的老人订餐、送餐、订药、送药;配合核酸检测人员进行现场管理和测温;积极督促居民按时做核酸检测等。

3月18日是我担任志愿者的第一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工作人员的辛苦。刺骨的寒风,恶劣的天气,让人一刻都不想待在室外,而我们参与核酸检测工作的”大白”们却始终坚守岗位。学生时代背台词的早功,在这次志愿工作中派上了用场——用字正腔圆的台词腔,响亮的通知每一栋楼的居民下楼集合。排队等待核酸检测的队伍,像音符的跃动,时长时短,直到队伍逐渐散去,这首井然有序的战歌才缓缓进入尾声……”大白”战士们便是那演奏者,向所有人完美谢幕。

在这次防疫志愿行动中,我有幸穿上了“大白”的神圣战衣。战衣可抵挡病毒的侵袭,可披挂上阵,才真正体会到它带来的不适感,是之前我无法想象的。料峭寒春,战衣虽然可以防护身体,但无法防护双手双脚——双手要录入信息,整理试管,时不时涂抹酒精,只能裸露在冷风中;双脚始终站在冰凉的地面上,直到腿都感觉麻木了,回家后捂了很久,腿上的皮肤还是透着阵阵凉意。3月20日,上海下起了大雨。"大白"们身上的一次性雨披抵挡不了风雨的侵袭,几乎都淋湿了,戴眼镜的我更是什么都看不清,通知居民的喇叭也被雨淋坏了,只能凭自己的嗓子去喊居民下楼测核酸!一天下来志愿者们一个个疲惫不堪,都在极限的边缘……支撑我的,是对上海这座城市,对我居住的家园的爱,也是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内心对正能量的坚定信念。

通过这次志愿服务,不仅锻炼了我与陌生人沟通的能力,培养了我的耐心,更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含义,体会到了社区工作者们的平凡和伟大。我知道,自己做的这些,和那些在抗疫一线人员相比,简直可以用微不足道来形容,但是,若每个人都成为一点萤火,最终会汇聚成一片星河;每个人伸出一只手,互相帮扶,才能跨越险阻。

期待硝烟散去,你我在阳光下重聚!

 

(本文作者为上海影协青年会员芦泓材)

 

在这个特别的春天,在疫情面前,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衣襟带起春风,挥洒的汗好比春天的雨,在每一个需要帮助的社区、病房,他们的出现比闪电还要迅速,阻断疫情,像春雷一样决断与果敢。“大白”的身影深入到社区一线,到居民最需要的地方。有感于这种触动人心的精神力量,词作者帜谦和朗诵者雯子合作创作了《都市春光》,向疫往无前的守沪者致敬!尤其是看不清模样的“大白” ,和市花白玉兰一样淳朴高尚!“你是春风,你是暖阳,是春天里最美的风光!”(視頻剪輯:蘆泓材 許峰)

 

 


《都市春光》

 

一往无前的背影

伴春风一起追光

誓死与时间赛跑

平静中透着力量

目光里只有坚毅

传递都市温暖的光芒

胸怀着人民至上

扛起居民信任的担当

 

你是勇士

你是天使

走进春天的风光

恰是玉兰花吐露芬芳

 

海上第一缕霞光

万家灯火尽辉煌

苏州河静听欢笑

黄浦江畅谈梦想

幸福得慢慢体会

难忘是谁守护的安康

霓虹闪耀的地方

故事留在了里弄街巷

 

你是勇士

你是天使

走进春天的风光

恰是玉兰花吐露芬芳

 

待到花开时节

好想看见你可爱的模样

 

待到花开时节

好想看见你可爱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