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海上电影论坛
 
第八期海上电影论坛:注重真实
李歇浦电影导演艺术创作论坛
发布日期:2017-07-03

   

    李歇浦,著名电影导演。1963年上海电影专科学校导演系毕业后进入上影,曾任上海电影制厂创作部主任、副厂长,1991年荣获全国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劳动模范和上海市劳动模范。

导演获奖作品:

电影《开天辟地》获1991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故事片奖、中宣部首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1992年第1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特别奖。

电影《燃烧的港湾》1998年获第4届中国电影华表奖评委会奖;

电影《邓小平1928》2005年获第11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

电视剧《上海大风暴》获1994年中宣部第4届“五个一工程”奖,1995年第15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长篇电视连续剧二等奖。

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

    2017年6月27日,为积极营造申城良好的电影艺术氛围,搭建专业电影人员与广大观众的交流互动平台,多次创作历史题材的著名导演李歇浦应邀走进第八期“海上电影论坛”,围绕“注重真实 力求突破”的主题与观众交流互动。嘉宾主持由李歇浦的学生梁山导演担任。

    李歇浦认为,主旋律历史题材影片必须是全景式的史诗风格,“应当既要把历史的深度和内涵反映出来,又要塑造好历史人物。要尊重历史,同时也不能拘泥于此,要用唯物的观点反映这段历史。在艺术真实的基础上敢于进行大胆的艺术创作、艺术结构甚至是艺术虚构。”

    围绕电影《开天辟地》《邓小平1928》的创作,李歇浦阐述了自己的创作风格。“我拍的影片最好不要昙花一现,最好这部影片能够留得住,谈不上经典,至少能够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

创作都应精雕细琢

    《开天辟地》中陈独秀亲撒传单,老青年、新青年的对话、掌掴,驴车上“南陈北李”的革命相约,湖南革命创建的火把;《邓小平1928》对史料的选择运用、正反人物的刻划,重大题材的审片……李歇浦强调:不管是小题材、大题材、文艺片、武打片,还是其他什么风格、类型,创作上都应该精雕细琢,这是出好片最基本的前提。就如历史影片选演员也是个难题。比如拍《开天辟地》时,大家对那些历史上的领袖人物特别熟悉,一提都知道,这就一定要求形似神似皆备,不然你再神似,形不像,观众就不入戏。”

    通过视频片段、交流对话、听众提问等形式,李歇浦在“海上电影论坛”上阐述了他的电影理论和创作手法,广大的观众也再一次体会到了上海电影创作者严谨、科学的创作态度和继承传统,开拓创新的勇气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