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海上电影论坛
 
第五期海上电影论坛:艺海波澜
梁波罗电影表演艺术创作论坛
发布日期:2016-01-21

  

    2016年1月15日下午2时,“海上电影论坛”第五期:“艺海波澜——梁波罗艺术人生”在上海文艺会堂举行。表演艺术家梁波罗与特邀主持崔杰,嘉宾唐国强、李炳淑、茅善玉等一起回忆他波澜起伏的艺术人生并畅谈他的创作感悟、艺术理念。台下300多个座位座无虚席,众多“小老大”迷纷纷赶来一睹偶像风采。此次活动由上海电影家协会、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演员委员会、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文联艺术促进中心、上海采风杂志社联合举办。市文联党组副书记王依群,市文联专职副主席沈文忠等出席了会议。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影协主席张建亚出席并致辞。

把握机遇 一炮而红

  提起梁波罗的代表作,绝大多数观众首先想到的是经典抗战电影《51号兵站》,梁波罗因成功饰演俊朗、机智的“小老大”梁洪而一夜成名,之后他又在《蓝色档案》《小城春秋》《豪门惊梦》《人之初》等众多电影、电视剧中,成功塑造了许多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海上电影论坛”上,梁波罗谈起了参演《51号兵站》的来龙去脉。筹拍《51号兵站》时,海燕厂负责创作生产的副厂长徐桑楚动用了一批知名演员,不惜把海燕厂的“看家班底”都押上去了,但这些老艺术家都是配角,徐桑楚让进厂未满一年的新人梁波罗担当主角梁洪。要知道当时起用新人担当第一主角,新中国成立以后这是头一遭。回忆起往事,梁波罗感慨万千。 论坛上,因事未能到场的秦怡老师通过VCR祝贺此次论坛顺利召开,并讲述了她眼中的梁波罗。

演员丛书 传承精神

  表演艺术家、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唐国强特地从北京来上海参加活动。论坛上,唐国强感慨道:“梁老师身上有一种独特的气质,很清新,很儒雅。我一直说,功夫在诗外,演技到了一定程度实际上比的就是文化。人家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梁老师就有这样的气质。我们现在缺的就是书卷气。”

  作为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演员委员会会长,唐国强认为,我们电影界的老同志自身就是一种财富,值得社会各界、尤其是电影界的年轻同志学习。为此,他一直有个心愿和计划:希望为当今德艺双馨的影视表演艺术家、演员作传,逐步形成一套“演员丛书”。在他看来,现在电影基本上被年轻人‘绑架’了,需要有人告诉年轻人,老一辈艺术家是怎么走过来的。唐国强说道:“文化之水是需要传承的。大家知道这些老同志们该挣钱的时候没有挣到钱,等到现在能挣钱的时候年龄又大了,尤其现在是市场经济,老同志往往被忽略了。其实他们本身就是财富,因为经历就是财富,怎样把这些财富挖掘出来,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为此他四处奔走,最终在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的鼎力支持下,开启了“演员丛书”项目,并力邀梁波罗拿起笔来加入队伍。2016年新年,梁波罗的《艺海波澜》出版了,梁波罗表示:“书中记载的不仅是我个人的心路历程,也是我们这一代影视人的集体记忆、共同情怀。”

多才多艺 钟爱舞台

  电影论坛本来是关于电影的专题论坛,但此次谈到了很多其他门类的艺术,概因梁波罗多才多艺,是名副其实的全才与多面手。此次“海上电影论坛”上,梁波罗特邀了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和同门师妹、京剧名家李炳淑,一起畅谈他与沪剧、京剧等姊妹艺术的缘分。除了戏曲情结,梁波罗还有“歌唱追求”。当年上海电视台第一次直播“中秋文艺晚会”,他的一曲《卖汤圆》一时间传遍大街小巷。梁波罗还是新中国电影演员出版歌曲专辑第一人。

  文学、表演、戏曲、朗诵、主持,梁波罗无一不精。有一些人觉得他“不务正业”,但梁波罗认为世上有许多优秀的文艺样式有待学习、借鉴。此次“海上电影论坛”上,上影演员剧团团长崔杰是特邀嘉宾兼主持,他感慨梁波罗78岁了还那么精神,那么棒,这得益于他的“不务正业”。由于梁波罗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他还获得了中国文联评选的“优秀文艺志愿者”称号,上海共有7人入选。梁波罗表示很乐意当文艺志愿者,他说:“退休以后我可以继续发挥我的专业,为我们观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些工作也让我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只要我还有精力,我一定会继续做下去。”

  论坛最后,梁波罗与特邀嘉宾一起朗诵了诗歌《你们年轻,我们也年轻》,把会场气氛引向了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