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成立六十五周年,在上影老中青演员踊跃参加的各种纪念活动中,总有一个俏丽的身影,这位女演员就是曾经活跃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期影视界的“当家花旦”于慧。于慧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分配到上海电影制片厂时,恰逢中国影坛从计划经济转换为市场经济的大变革时期,她在银幕上主演和参演的《地狱·天堂》《千里寻梦》《情洒浦江》和《喜莲》《巧凤》可以说是影坛嬗变的形象化演绎。

于慧1965年出生于山东青岛,在沈阳长大,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后在上海定居。从青岛到沈阳再到上海,从北到南,三地跨越,于慧的演艺道路也在不知不觉中得以拓展。
体验生活 融入角色
孙沙导演的“东北农村妇女三部曲”《九香》《喜莲》和《巧凤》,由宋春丽开端演绎,引人注目拿下大奖后,再由于慧接棒,通过不凡演技又是斩获颇丰。1996年,于慧凭借主演电影《喜莲》而荣获第3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女演员奖和第1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2002年又因主演电影《巧凤》而再次斩获第8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女演员奖。

当时,于慧从在上海已经工作和生活多年的知性女星,重新回归东北的农村,精心演绎出东北农村妇女的形象,可谓是颠覆性的戏路转型。为此,珍惜这次千载难逢好时机的于慧深有感触:“我觉得作为一个演员,能够很好地拓宽戏路,被一个好的导演发现器重并挖掘,是验证演技最好的实践机会。”当初接受《喜莲》这部戏后,导演需要演员去体验生活,于慧提前一个多月过去了。导演亲自拿剪刀把她的头发给剪了,他不让化妆去剪,因为他们一剪可能剪出一个什么造型出来,这是导演不需要的。于慧特别长的头发被剪得很短,然后穿着东北那种肥得都能装下两个她的大棉裤,接着学着当地大嫂的动作,麻利地一抿裤腰,一系绳子,再穿上大棉袄,就成了喜莲。体验生活的日子里,她整天就是混在农民大哥大嫂堆儿里边。
于慧讲道:“作为一个合格的演员,不管你演什么角色,不管你戏多戏少,一定是要体验生活。我从上海去的东北,皮肤白白的,哪像个东北娘儿们啊!光靠化妆那只是表壳,进入不了状态。从最早看剧本到最后真的下生活,我感受到了很多东西,后来那种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拍完戏以后,把棉袄和棉裤一脱,穿上自己的衣服,都觉得不适应了。”于慧感觉一个演员真的进入到她塑造的角色中的时候,可能会发现角色其实也会影响到演员的生活,“你白天拍完戏,晚上休息的时候,想想你的很多生活、很多感受,都会自然而然地融在这个角色当中。有的时候,觉得自己好像有点不大对头了,别人都在嘻嘻哈哈地说着笑话,而你始终在那个人物当中。因为你要完成你的创作,不可能游离太远,一会儿又进去,一会儿又出来。我在接受一个本子,去拍一个戏的时候,也没有想那么多,只是在想,我就要把这个人物塑造好。”

于慧秀丽而恬静,这位集个性化美貌和精湛演技于一体的女演员,看起来五官轮廓长得比较欧化。她在上影厂生、旦、净、末、丑演员阵容都很齐全的一个创作集体当中,所拍摄的一部主旋律电影至今令人难忘。1991年,搭档祝延平、张晓林一北一南两大帅小伙,主演了石晓华执导的电影《情洒浦江》。
于慧动情地说:“这部戏给我印象特别深,因为这部戏表现的是上海浦东南浦江大桥从施工到落成的全部经过。我们摄制组跟着南浦大桥建桥工人们一起,他们一边冒着酷暑在建桥,我们一边同步进行拍摄,个中的艰难难以述说,我们的拍摄过程也是灵魂得到升华和洗礼的过程。”
《情洒浦江》跟改革开放紧密相连。于慧出演的是一位学校的老师,为了支持作为大桥总指挥的丈夫把南浦大桥建好,在不幸得了癌症的情况下,还一直对丈夫隐瞒病情,为的是不分散他的精力,每个星期都还给工作在建桥一线的丈夫写着信,诉说离别的思念之情和对渴盼大桥建成的向往,直到在去世之时,还叫别人再帮她寄出最后的一封信。而她整日忙于工作的丈夫一直还以为病中的妻子尚在人世间,结果最后在建桥大桥典礼的时候,丈夫才知道自己的妻子早已经在一年前就去世了,那种悲伤真是难以言表。

于慧将这部感人的电影看作自身演艺生涯当中重要的一部艺术作品。她在这部以男性为主的戏里边,出演的这个相当有分量的女性角色也很有亮点。
在影视剧中遨游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琼瑶言情小说旋风从宝岛刮到大陆之时,影视剧也顺应潮流,争先恐后地抢占市场,这其中,上影厂表现得尤为突出,不但有电影《庭院深深》《情海浪花》和《地狱·天堂》,不甘屈后的电视剧更是密集。
于慧主演的《地狱·天堂》,正是根据琼瑶原著《失火的天堂》改编而来,于慧饰演了一位名叫静玲的台湾少女。一个东北小妞展现台湾少女的花样年华,她的脱胎换骨不仅表现在扮相和服饰等外表的装潢,更在于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坎坷演绎。伴随着跌宕起伏的剧情,于慧的表演功力在整部电影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这个定格在1989年中国大银幕上楚楚动人的台湾少女,哀婉动情地把观众带到了一个遥远的海岛,椰风海韵中的静玲若隐若现,上演着一出爱情悲剧。静玲那一双明亮无邪的眸子,随着大海、沙滩、风和雨,深沉而凝重地镌刻在拍岸惊雷的顺流逆流之间。
当年琼瑶热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张伟欣主演的《几度夕阳红》、张晓敏主演的《我是一片云》,李芸主演的《月朦胧鸟朦胧》等电视剧应运而生,电影方面除了于慧主演的《地狱·天堂》,还有宋佳主演的《庭院深深》,以及于兰主演的《情海浪花》。
于慧是上完大学三年级的时候,接拍了《地狱·天堂》,跟达式常老师配戏。当时很多琼瑶片盛行,来自台湾“二林二秦“领衔主演的正宗电影,通过录像带的播放,势头很火。《地狱·天堂》作为两百多万一部电影的投资,阵容自然是挺强的。电影中有和她同时期的男演员任伟,还有老一辈的向梅和吴文伦,都在里边出演不同的角色。当时上影演员剧团的团长严永瑄老师也在里边,可见厂里蛮重视这部戏。于慧觉得自己挺幸运,才分配到上影厂就扮演了主角。
于慧说跟《地狱·天堂》的导演杨延晋还是很有缘分,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有跟他合作过电视剧《几度夕阳红》,到了上影厂又有了电影《地狱·天堂》,随后三度合作电影《千里寻梦》。第一部电影就领衔主演,于慧认为《地狱·天堂》对自己来讲,无疑是一个标志性的作品,还有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在她跨入上影的时候,才意外地了解到厂里已经好几年都没有要人了,她是独自一人“独一份”进厂报到的。于慧说那时因为她们那一届的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就一个毕业班,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当年还没有毕业生,作为很特殊的一个现象,于慧就这样很幸运地走进了人才济济、阵容强大的上影厂演员剧团。

1990年,于慧在黄蜀芹执导,陈道明、吕丽萍主演的电视连续剧《围城》中一反常态,迅速由少女改换少妇,出神入化般地成功饰演了一代文豪钱钟书笔下着墨不多但很有气场的汪太太,使观众在这部戏的群星璀璨之外关注到了她。同年,她在电影《喋血金兰》中饰演戏院名伶祁曼苓,在史蜀君执导的电影《燃烧的婚纱》中饰演费家世交夏元善的女儿夏若青;1993年,同张光北主演电影《血染桃花水》,挑战饰演东北原始森林林海雪原中完达部落里年轻貌美的小寡妇。同年与许还山、王志文主演民国题材的电视连续剧《大屋的丫鬟们》,由此获得了更多的电视观众受众群。1994年,在陈家林执导,刘晓庆、陈宝国主演的古装历史电视连续剧《武则天》中,饰演唐高宗李治的妃嫔萧淑妃,与刘晓庆配戏,其凌厉的风头没有在刘晓庆饰演的皇后之下,反而随着剧情的起伏,人物更加有张力,锋芒毕露,不可小觑……
由此,年龄与演技成熟的于慧,开始游刃有余地在电影和电视剧的世界里遨游。2001年,她与盖丽丽、廖京生联合主演都市生活剧《生活秀》,饰演女主角来双扬,同一时期的同名同题材电影也火热起来,于慧的电视剧版和陶红的电影版“来双扬”,精湛演技、不分伯仲。再接再厉的于慧加紧步伐,随之在陆剑民、王志飞主演的军旅题材电视连续剧《导弹旅长》中,饰演男人戏里一枝独秀的女主角林静,角色地位的讨巧与人物关联的设定,于慧无疑在这部独树一帜的长剧中有充足的戏份,过足了戏瘾。再后来,于慧乘胜追击,与赵燕国彰主演叶鸿伟执导的经典警匪悬疑剧《插翅难逃》,更是把剧中的霸气展示得淋漓尽致。
在任何环境中坚持
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伴随着席卷整个文化艺术界的出国大潮风起云涌,和于慧同时期的上影厂演员好多都出国了,但是,于慧并没有远离自己喜爱的电影事业,也没有远离观众的视线。于慧在上影厂一直坚守,但坚守必须要有强大毅力来支撑,于慧就这样一直坚守到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她的演艺事业柳暗花明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是因为无论形势怎样的变化,她从来没有中断前行的步伐。

面对影界天翻地覆的变化直至到如今多元化娱乐化的现状,这位曾经的“金鸡”“华表”得主,抵挡得了诱惑,从不随波逐流。
于慧觉得一个演员的成长期,也是自身三观的形成期。人生万千,世事无常。演员作为被动的职业,外表看起来光鲜,实则背后很冷寂。“我年轻的时候很幸运,不但成了名,还获得了中国电影最高的表彰,至高无上的荣誉带给我鲜花和掌声,但我不能总是停留在曾经荣耀一时的光环里而忘记了自我。”俗话说得好,不进则退。在影坛大环境的剧烈变动中,于慧曾经失落过,但她还是积极地要跟上步伐,适应形势。她灵活地根据自己的年龄来转型,无论是主角配角出镜多少,她经常参加剧团常规演出和不同主题内容的圈内外活动,于慧觉得排练场和舞台上跟在银幕或者屏幕上演绎各种角色都是一样的。这些表演都让她感到特别愉快。

作为在全国所有电影制片厂最拔尖的上影人,于慧感到自己有一种成名和获奖之外的特别荣耀,她中肯而坚定地说:“传承的勇气需要在任何环境中去坚持。”
2006年,与萨日娜、丁海峰、颜丙燕主演农村题材电影《心灵的天空》,在片中饰演基层的女性计划生育工作者;2007年,在李万年、曹翠芬主演的家庭伦理剧《老伴》中,饰演马丙坤的四闺女马建秋。同年与李颖联合主演家庭情感剧《洒满阳光的小院》中饰演建筑设备机械厂职工韩素云;2008年,主演阚卫平导演,高满堂编剧的电视连续剧《金达莱》,凭借该剧摘得了第三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最佳女主角奖;2009年,主演根据黄步千的小说《濠河人家》改编的电视电影《濠河边上的女人》;2010年,友情出演的人物传记剧《赵丹》在中央八套播出;2011年,领衔主演张晓春执导的抗战题材电视剧《母子情仇》,在剧中饰演土匪刘和尚的压寨夫人田彩霞;2012年,主演乡村伦理剧《阳光路上》,在剧中饰演善良坚韧、泼辣进取的梨树村普通农民柳春香;2016年,凭借盛林、李勇导演的电影《遥远的约定》,夺得47届美国纳什维尔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

在访谈的尾声,于慧由衷地表白:“作为我来说,生活的阅历和个人的资历,现在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创作时期,在国外像我们这种年龄的女演员,是出成绩出作品的时候,因为我们更成熟了,塑造出来的人物会比过去更好,更有力度,也更加饱满。但是在我们这里,好片子却轮不到我们,挺遗憾的。现在的青年演员比我们那时候更幸运,因为机会更多,戏更多。”于慧充满信心地期待在类似当年《情洒浦江》那样一些题材宏大的电影作品中,能够出演优秀的女企业家等角色,但愿这个美好的心愿的实现伴随着曾经灿烂的光和影,指日可待。
转载自 刘澍 大众电影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