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协会活动
 
“小雅如歌——陆小雅影片回顾展暨学术讨论会”在上海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21-04-12

2020年4月2日,由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上海电影家协会联合主办,上海电影评论学会、《电影理论研究(中英文)》杂志社及峨眉电影集团协办的“小雅如歌——陆小雅影片回顾展暨学术研讨会”于上海大学延长校区隆重举行。陆小雅导演作为艺术创作者,同样也是时代的见证人,参与了此次会议与展映活动。

 

论坛开幕式由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电影理论研究(中英文)》执行主编黄望莉主持。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党委书记李坚,四川峨影集团董事长、四川电影家协会主席韩梅,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张卫,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赵芸以及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会长朱枫先后发表讲话。李坚书记首先致欢迎辞,并指出此次会议旨在重温导演的艺术成果,挖掘其中所承载的社会忧患与人文关怀,体认时代的气质和魅力,从第四代电影人、电影作品及优秀的中国电影传统中汲取宝贵的精神财富,为当今的电影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提供导向力量。张卫强调中国电影在各个发展阶段都有像陆小雅这样的优秀影人以敏锐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反映出社会文化观念的革故鼎新,尊重和传承他们的历史经验和思想艺术才华,是我们开启电影强国征程的内生动力。赵芸发言盛赞了陆小雅导演作为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思想的深邃和创作技巧的老辣。峨影集团董事长韩梅在讲话中将对陆导的至高敬意精炼而诗意的概括为“离乡入川,以厂为家。誉满银幕,有口皆碑。艺术生命,四季常青”。随后,朱枫会长具体以《红衣少女》为范例,称陆小雅导演的作品具大雅之美。

研讨会全程共分为三个单元。第一单元中,北京电影学院王志敏教授率先发言,认为陆小雅导演的作品如同“人生教科书”具有超强的时代关切和精准的艺术呈现。教授从具体文本阐释到教育潜质,提出了关于理想和信仰的追问。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图书馆馆长王海洲教授以《红衣少女》为例,称主角安然是特定年代、特定氛围下,中国社会集体无意识的投射人物,她是回望80年代的标尺,对于当下的我们认识彼时的社会,彼时的电影,彼时中国人的心灵世界,具有重要历史意义。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陈犀禾同样将陆小雅导演及其创作置放在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宏大社会背景之下,感慨了那一年代的时代面貌及其本身所包含的生命力与进取精神。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研究员秦喜清在发言中,从时代的记录与启蒙、女性觉醒与自我意识表达两个角度深入读解的陆小雅导演及其作品。第一单元最后,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副院长程波教授以“玉刀”比喻陆导的创作,从“观察的视角”、“对真相或真实的思考”,“文学性和诗性的体现”等多方面对其作品进行了剖析。

论坛第二单元中,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主任武亚军教授,将陆导的创作分为“时代之思”“社会之问”“主体意识之患”三类并进行了虑周藻密的阐释。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金丹元教授在发言中同时关照了中国第三代、第四代和第五代导演及其创作,重温了其中对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反思和对现实人生际遇的深度思考。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院长厉震林教授,从陆小雅导演人格的三个维度:“敏感”“体感”“痛感”感慨了她的“从容”风采。随后,四川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四川大学峻冰教授将陆小雅导演定位在作者电影的坐标系中,从时代隐喻与社会缩影,浪漫主义创作及城市空间叙事等方面分析了导演的创作策略。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安燕教授认为陆小雅导演的作品始终在通过“人”的实践、精神、灵魂展开对政治、经济、文化剧变中中国社会“知识谱系”“思想谱系”的批判性反思和同情性思考,建构出了道德、政治、美学“三位一体”的现实主义写作伦理。紧接着,中国电影资料馆电影文化研究室副研究员周夏,以十个第四代女导演口述访谈为据,探寻了女导演的职业追求和自我价值的形成过程,通过她们的电影来分析精英职业女性的精神世界构架和女性意识状态,并展望了未来新生代女导演的发展前景。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副教授王艳云也同样感慨了陆小雅作为女性导演的敏感和细腻,从西方文明与中国传统家庭的角度论及其对于这一时代的责任和担当。

最后一个讨论单元,中国电影资料馆电影史学研究室副主任李镇从父亲的形象的变迁出发细读了小雅老师的几个文本,挖掘出了对其作品研究的一个新向度。辽宁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副教授庄君,选择了《飞向未来》一片对创作中的先锋精神进行了思考和阐发。其后,浙江师范大学刘吉元老师,平顶山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王秀丽老师,北京电影学院孙天晨博士,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李明昱博士等围绕陆小雅作品中的女性观念、理想主义和镜语体系等议题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最后,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影视艺术系主任黄望莉教授从陆小雅的创作与时代话语的复杂交汇出发,根据其中所显现出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女性的心理图谱,从当代视角阐释其中所呈现出的女性形象的历史演进脉络,并以此为基础理解第四代女性导演银幕上的性别书写与国族话语之间的关联。

闭幕仪式上,陆小雅导演首先对此次研讨会的举办表达了诚挚的谢意,并从“我看见了”、“我努力了”、“我要感恩”三个方面总结了自己的艺术人生,感慨电影是其一生的钟爱,甚至是信仰。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执行院长何小青在随后的闭幕致辞中高度认可了本次研讨会的重要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并再次对导演旺盛的创作活力和真挚朴实的艺术匠心致以敬意。

厚积以成势,登高更望远。今日专家学者们的伟论高见将集合成丰硕的学术成果,既是对历史原貌的深入挖掘与阐释,又作为对新时代命题的积极思考与回应,这对重述中国电影发展和进一步实现新时代艺术创新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