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8日下午,中国电影家协会在京组织召开电影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充分交流电影工作者学习讲话的心得体会,团结引领全国广大电影工作者从党的伟大成就和百年奋斗史中汲取力量、鼓舞斗志,推动中国电影事业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不断繁荣发展。
中国影协主席陈道明,中国影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张宏,中国影协副主席成龙、尹鸿、苏小卫,中国影协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闫少非,中国影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孙崇磊,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陆绍阳,《中国电影报》社长、《当代电影》社长主编皇甫宜川,陕西省电影家协会主席、西北大学广播电视电影系主任张阿利,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国际影视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范志忠,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姚睿,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陈刚,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电影史学研究部副主任、副研究员李镇,北京工商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杨柳,《中国电影报》编辑部副主任杜思梦,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师资博士后彭侃出席座谈会。会议由张宏主持。

(座谈会现场)
与会代表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和创作经历,讲体会,谈感悟,抒情怀。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是一篇充满真理力量、彰显时代精神的马克思主义光辉文献,为我国广大电影工作者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据遵循。号召广大电影工作者切实将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融入电影创作的实践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精品力作。
陈道明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是一篇伟大的文章。广大电影工作者不仅要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更要把讲话精神具体贯彻落实到创作中去。总书记重要讲话多次提到人民,我们的电影事业也绝不能跟人民分开。一方面要服务人民,另一方面也要取材于人民,中国电影想要对人民产生影响力和感染力,就一定要投入到火热的生活中。电影工作者为人民服务,就要具备正确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不断提升自己的创作能力。总书记重要讲话强调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中国影协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电影界的桥梁和纽带,要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在创作、生活以及观念上给予年轻演员以关照,争取创作出更多优秀的、让人民满意的作品。
成 龙

我参加过许多大型晚会,印象最深的就是几天前参加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当看到那些士兵穿着草鞋,拿着单发子弹,对着敌人的机关枪,拿着大刀、长矛对着敌人的先进武器,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时,我眼泪不由得流了下来。中国共产党太伟大了,很多过去不可想象的蓝图,都在今天的中国成为了现实,中国人能生活在这么好的环境里,都得益于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牺牲。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深刻总结百年奋斗经验启示,为“开创未来”指明了方向,鼓舞人心。
尹 鸿

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中国电影人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中国电影与时代共同进步、伴随中华民族共同复兴的历程。面对新形势、新变化,中国电影人不仅要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也要锻造为人民服务的能力。中国电影人一方面要更加广泛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另一方面也要处理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引导人民向更美好生活发展的关系,处理好重述历史、表现现实和面向未来的关系,努力推动我国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
苏小卫

电影工作者在建党百年的重要时刻,能够发挥强大的凝聚人心、凝聚情感的作用,用具有表现力和震撼力的优秀作品影响观众、感染观众。目前正在热映的电影《1921》和《革命者》就是中国电影人对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历程浓墨重彩的再现,也是对为革命牺牲的先烈的深情缅怀,更是对中国道路的赞许与肯定,还是对年轻人十分重要的一次党史教育,这些作品倾注了中国电影人的巨大努力,也产生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陆绍阳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中新的提法、新的论述和新的思想为我国电影创作提供了明确指引,为我国电影价值导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史是一部惊天动地的史诗,为电影创作者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富矿。中国电影人正处在最好的创作时机,应以讲好党的故事为抓手,从党史这本丰富生动的教科书中汲取最好的营养,开掘电影之美,传递党史之光,讲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皇甫宜川

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更加意识到电影创作中要坚持人民性和正确的历史观。人民性是当代中国电影理论和电影创作的重要美学观之一,也是讲述中国故事的重要审美基础。电影创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作品中反映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现实,体现人民的价值和人民的创造力,表达人民的心声以及人们对未来的各种想象和思考,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张阿利

聆听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深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感受到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昂扬精神,也更加感受到作为电影工作者肩上的使命和责任。陕西影协将在党的领导下,勇于创新,继承传统,深刻理解和把握时代潮流和国家需要,真正把陕西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故事讲好,在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为中国电影繁荣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范志忠

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深切意识到百年中国电影史是在守卫本土文化艰难历程中的成长史,是中国电影人民性和中国共产党党性美学的历史建构史。中国电影人民性的美学表达与电影的思想性、艺术性和商业性密不可分,新时代主旋律电影成为人民群众喜爱的新主流电影。在新征程中,中国电影要在传统文化与互联网思维中找到新的契合点,在电影院线和流媒体平台中找到新的着力点,在全世界塑造好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
姚 睿
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深切感受到电影工作者既要在创作中回顾百年征程,总结经验,更要在总书记提出的“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下,创作出折射时代精神、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作为大学电影专业教师,应继续在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指导下,坚持立德树人,把职业理想、家国情怀和工匠精神贯彻到电影专业教学中,积极响应“七一”讲话精神,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电影创作者、评论者与从业者。
陈 刚

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意识到对中国电影史研究的重新建构十分必要,建议电影学者应有意识地从对当下市场热点现象的研究转向更具历史维度的研究。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坚定的价值观,坚定的理想信念,让他们成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有着使命担当的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更多力量。
李 镇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令人振奋,站在“两个一百年”重要历史时刻,讲述历史,讲述历史经验。总书记讲话的价值也是具有历史性的,为我们学习和认识党的历史以及做好我国电影历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历史不仅仅是关于过去,更是关于现在和未来,所以做电影史工作,应该继承、发扬党的创新理论,做好电影理论的建构工作,建设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电影史论。
杨 柳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给中国电影创作如何讲述“四史”故事、电影理论研究的历史观,提供了有力的思想遵循和方法论。电影工作者要传承发扬伟大建党精神,从百年党史中汲取精神力量,保持活跃的创作思维和艺术激情;要坚守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传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将镜头聚焦中国人民,对准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讲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路上的“赶考”故事,为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提供丰富多彩的精品力作。
彭 侃
聆听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既感到深深振奋和自豪,也感到沉甸甸的责任感。随着时代发展,电影作为视频内容中的明珠,在文化传播和国际文化竞争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电影工作者要通过不懈努力,不断提升中国电影的艺术表现力,提高讲故事的能力,尤其是面向世界讲述人类命运共同体故事的能力,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让中国电影在推动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历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张 宏

最后,张宏书记总结道,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既是对第一个百年辉煌党史的深刻回望与总结,又是对第二个百年伟大征程的深切希望与嘱托,是我们每一名党员必须始终牢记的“国之大者”,更是必须始终坚守的根本遵循。在建党百年这个重要历史节点,我们回顾历史上取得的辉煌成就,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前景,凝聚力量、砥砺奋进,为中国文艺事业、中国电影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座谈会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