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法走进剧场的日子,就让我们在云端相聚。3月18日起,上海文广演艺集团联合旗下7家院团和上海音乐剧艺术中心推出“艺”起向未来·2022云展演。从即日起持续至4月3日,云展演每天通过百视tv app,百视通iptv/ott,东方有线数字电视及多家网络平台和观众见面,共计17场演出将日日上新。位于演艺大世界的上海儿童艺术剧场、宛平剧院也在线上推出好戏。
没有演出的这段日子,上海儿童艺术剧场户外广场上的小牛换了新的涂鸦,大厅长廊还空降了几只可爱的布老虎。观众们无法亲临剧场?那就让“小鲸鱼”游向千家万户!“小鲸鱼来啦”是上海儿童艺术剧场在疫情期间特别为亲子家庭策划的线上艺术互动体验项目。项目特别设计了可爱的卡通ip,结合剧场多媒体动画自制剧《我要飞,去月球》、《看不见的朋友》、《宝贝看非遗-广东醒狮》、小宝宝启智音乐会《甲壳虫宝宝》、《宝贝听我唱-想和你一起阿卡贝拉》、《宝贝哆来咪-听,大自然在唱歌》等多个品牌演出项目,为孩子们呈现《非遗面塑“布老虎”》《定格动画我来啦》《全家嗨翻“醒狮操”》《敲敲打打音乐家》《身体一起来“唱歌”》《家庭场景秀“漫步月球”》《跟着音乐去旅行》等十余期趣味的互动内容,让孩子们足不出户,也能够有机会与全球艺术家“面对面”。
3月17日,“小鲸鱼来啦”第一期让小观众在家也能做“非遗小达人”,海派面塑开山祖师“面人赵”第三代传承人陈凯峰通过上海儿童艺术剧场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视频号、抖音号教授非遗面塑的技法。

3月19日、20日,宛平剧院视频号将推出宛平剧院开幕演出《恰是百年风华》,汇集了老艺术家以及文华奖、梅花奖、牡丹奖、白玉兰奖得主、优秀青年演员代表,展现上海戏曲曲艺舞台百花齐放及薪火相传的经典节目。
上海文广演艺集团联合旗下7家院团和上海音乐剧艺术中心也拿出众多压箱底的好戏。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从3月12日起,每晚都直播一部戏剧高清录像,包括多年来备受追捧的《太太学堂》《万尼亚舅舅》《商鞅》《秀才与刽子手》等。直播期间,大量激动的观众涌进观剧、留言、互动,“越是这样的时刻,越需要戏剧。”

近几年,上海歌舞团佳作连连,现象级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朱鹮》出圈,赢得了口碑和奖杯。这次展演的《天边的红云》,也是摘得中国舞蹈荷花奖等多个奖项的精品,粉丝们将有机会重温朱洁静的经典舞蹈。
上海杂技团展演的杂技主题晚会《雕刻时光》,具有浓郁的上海及东方情怀。晚会通过精湛的杂技技巧,辅以精彩纷呈的歌舞表演及高科技多媒体手段的巧妙结合,将今天与过去、时尚与怀旧、东方与西方交融在一起,从不同时光与侧面展示独特的海派文化。
上海滑稽剧团的《皇帝勿急急太监》则关注当下父母在面对子女婚恋问题上的集体焦虑,以上海人民公园相亲角为主线,趣“侃”两代人的婚恋观,赋予了海派滑稽时尚、都市、现代的质感。
小朋友们还有机会领略海派木偶的魅力。上海木偶剧团《卖火柴的小女孩》也是该团必看经典剧目之一,通过新颖的木偶舞台艺术表演手段,用现代审美情趣诠释安徒生著名童话。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不少近几年的新剧也将集中亮相,显示了此次展演的暖心和诚心。木偶音乐剧《报童之声》、舞台剧《最后一头战象》都是上海木偶剧团这几年来的原创新作。上海音乐剧艺术中心的音乐剧《伪装者》也是去年大热的原创音乐剧,这次的幕后纪录片将为观众揭秘这部音乐剧背后的点滴故事。
喜欢音乐的观众可以聆听由上海爱乐乐团和上海轻音乐团带来的演出。上海爱乐乐团艺术总监张艺指挥的《春之祭》,风格上更为轻松欢快,象征着萌芽和希望。交响曲《百年颂》采用纯器乐的表现形式,深情讴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砥砺前行的百年征程,此次展演版本是乐团不断打磨修改的第十稿。上海轻音乐团举办的《轻听江南》系列线上直播音乐会,将通过乐团具有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红色文化特点的经典曲目及近年原创新作展现“轻听江南”的艺术特色。
来源:上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