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协会活动
 
艺起前行 | 赵静:这是义不容辞的事
发布日期:2022-04-21

疫情下,全上海同心守“沪”,齐心战“疫”。最近,“80后”作家王萌萌就创作了抗疫诗歌《这一春的同行,我们永不能忘!》,并邀请到两位表演艺术家刘家祯、赵静以隔空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了这次感人肺腑的诗朗诵。

抗疫诗歌《这一春的同行,我们永不能忘!》

上影演员剧团演员赵静说,虽然因为疫情原因,要求足不出户,不能在录音棚里录音,因此只能和刘家祯隔空合作,各自在家录制,再将录音发给剪辑老师,有他来完成最终的合成剪辑。

尽管如此,赵静和刘家祯两位艺术家仍然有一种“心有灵犀”的感觉,句与句之间承上启下的感觉十分准确,剪辑老师也制作得严丝合缝,听起来仿佛是两人在一起读诗完成的。

赵静对这次合作也感到非常满意,“合作得非常愉快,我们都有一颗敞亮的心,希望大家加油,共渡难关。”

赵静还说,朗诵这首诗歌也是为抗疫做一点点贡献,“作为艺术工作者,我觉得这是义不容辞的事情。”

 

手抄诗歌,母子念诗齐上阵

这次录制,不光是隔空合作有难度,赵静自己录制的条件也很有限,没有网络,没有电脑,也没有纸质的稿件。

以前录制诗歌时,赵静拿到稿件以后一般都会在上面记录一些要点或进行修改。

现在没有电脑,手机屏幕又那么小,赵静就先把诗歌用笔在纸上抄了下来,然后用手机一遍又一遍地录音,哪怕一个字不满意,她都会删去重录,最后仅凭一部手机就完成了整首诗歌的录制,

赵静的先生是她的第一位听众,听完后连连夸她了不起,仅凭一部手机就能完成录制,效果也很不错。

居家的日子里,赵静也没有闲着,一天三顿饭要做,家务事要做,业务也没有丢,偶尔朗诵并录制一些诗歌,也是对抗疫的一点奉献。

她不但自己做到了,她也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加入其中。

有一篇诗稿,赵静本来挺想和儿子一起合作来朗诵的,结果当晚儿子一夜没睡,自己完成了整篇诗歌的朗诵,还自己配了音乐,并要求自己读。

第二天,赵静听完儿子朗诵后,没有犹豫就答应了,并夸奖儿子读得很用心,“有激情,有感受,有体验。”

赵静真心地对儿子说,诗读得比自己好,儿子却不好意思地回答道,不太习惯妈妈这种表扬。

原来,赵静平时对儿子的要求很严格,这一次她想让年轻人也参与进来,不仅鼓励对儿子,还将儿子的诗朗诵发表在了公众号上,得到了很好的反馈。

 

为抗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疫情下,上影剧团许多演员都积极投身抗疫去做了志愿者,赵静也被深深感动到。

“我觉得他们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大家有多少力就出多少力,我们剧团能有这样一个氛围非常好。平时在剧团的大群里,大家也会相互鼓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让人感到很温暖很欣慰。”

很少在群里发言的赵静,那天心有所感,在群里发了几句发自内心的话:

“比如希望在外面拍戏的同仁能保重自己。也跟几位志愿者说,向他们致敬。还有在家的老师们前辈们,在家把自己保护好,注意自己的健康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

小区里要求大家足不出户,一旦有需要,赵静慷慨支援。

比如小区需要搭架子放东西,但苦于没有木条和板材,赵静就主动把自己正在装修的木条和板材拿了出去。

已经退休多年的赵静说,“虽然我可能做不了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力所能及的事还是可以的。”

诗朗诵也好,提供一些小小的资源也好,都是她力所能及之所为。

在此,我们也要向德艺双馨又十分接地气的表演艺术家赵静老师致敬!

 

作者、编辑:陆乙尔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