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影坛纵横
 
从发祥之地到电影之城——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综述
发布日期:2024-06-14


  仲夏时节,万物并秀。6月14日上午10:00,随着首场放映的进行,由国家电影局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正式开启为期10天、属于全球影人和全国影迷的盛大节日。

  作为中国电影的发祥地,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深度链接全球的国际大都市,上海于1993年创办中国首个竞赛型非专门类国际电影节。经过三十多年的传承、创新和发展,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以影为媒,再一次向全球展现和传播上海的魅力与活力。

 

首映首秀,共襄盛举

 

  开放、多元的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评选和国际影片展映,历来受到各方关注。本届电影节征集到来自涵盖五大洲105个国家和地区的报名参赛、参展作品超3700部。经过遴选,来自29个国家和地区的50部参赛作品进入金爵奖五大单元的评选,其中世界首映38部,国际首映6部,亚洲首映6部,首映率再创新高。 

  主竞赛单元的14部入围影片中,12部世界首映、2部国际首映。管虎的《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魏书钧的《阳光俱乐部》、顾长卫的《刺猬》和张大磊的《星星在等我们》,将与来自11个国家的10部影片一起,展开角逐。

  王昕睿的《我和我母亲的疼痛》、张旭煜的《鱼刺》、曾志的《这周五的游乐场》、张罗平的《栖身塔》、鲁丹的《冬旅人》、臧连荣和许若谷的《岁岁平安》共6部华语作品入围亚洲新人单元。该单元的11部作品均为世界首映。

  其它华语作品中,曹梁的《金陵御猫》入围动画片单元。廖忆玲、朱柏颖(中国台湾)的《寻找・另一个故事》、潘志琪的《胡阿姨的花园》入围纪录片单元。张大磊的真人短片《我们为何要做梦》入围短片单元,他也成为此次唯一有两部作品入围两个竞赛单元的导演;入围短片单元的华语作品还包括杨小蛮的《拥抱》,由刘知铨与何欣媛执导的《游泳的好日子》(中国香港、中国内地、中国台湾合拍),董洋的《红汽车》,以及郭小若的动画短片《杀了这匹马》。英国动画短片《飞蚊症》的导演袁墨丛也是一位95后的中国女孩。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金爵奖入围电影剧照

  金爵奖主竞赛、亚洲新人、纪录片、动画片、短片五个单元的评委会,分别由法国导演陈英雄、中国导演曹保平、美国学者比尔·尼科尔斯、法国动画导演本杰明·雷内、新西兰导演马克·阿尔比斯顿担任主席。22位评委会成员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

  包括竞赛片在内,本届电影节共将展映来自64个国家和地区的461部影片,其中世界首映70部,国际首映48部,亚洲首映81部,中国首映73部。首映率的连年提升,是金爵奖这块金字招牌底色的呈现,也是上海“首”字效应潮涌的明证。

  上海国际电影节是中外电影人的盛会。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多位海内外嘉宾将齐聚本届电影节,共襄盛举。由上海国际电影节于2018年发起成立的“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发出邀约,将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联盟方代表来到上海,相聚“一带一路”电影周。除了联盟发布会、“一带一路”电影文化圆桌论坛、“拉美风情”嘉年华、启动仪式和闭幕仪式等活动,今年的“一带一路”电影周展映单元以“勇气之路”为主题,放映18部来自“一带一路”国家的影片。去年获得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男演员的大鹏(董成鹏)导演、曾荣获第24届釜山国际电影节亚洲内容奖最佳女演员奖的姚晨,受邀担任本届“一带一路”电影周推广大使。


大鹏、姚晨担任本届“一带一路”电影周推广大使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和中法文化旅游年,本届电影节特别策划的“法国电影周”将在“中国影视之夜”上进行启动仪式,一系列活动以光影的力量推动文明互鉴、扩大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38部最新法国电影和30余部法国经典电影或法国参与合拍的电影,将在各展映单元里与中国影迷集中见面,展示当代法国电影的多元视角和社会面向。近年深受影迷喜爱的“戛纳零时差”单元今年强势回归,为影迷带来15部刚从戛纳电影节新鲜出炉的影片。担任本次金爵奖主竞赛单元评委会主席的法国导演陈英雄说:“和其他评委一起观看、讨论电影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电影节总是一个能发掘新人、欣赏名导作品的好机会,期待和评委们、影迷们一起探讨电影这一艺术形式的发展。”

 

人民城市,光影有我

 

  作为中国电影的发祥地,上海既是推动中外电影交流互鉴的文化码头,也是促进中国电影创作的文化源头,更始终站立于世界电影发展的潮头。上海连续多年领跑全国城市电影票房,2023年又以27.97亿元登顶城市票房排行榜。每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更是影迷的一个盛大节日。时值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提出5周年,这一属于人民的节日继续以便民、利民、惠民为出发点,全方位努力提升影迷观影体验。六家市中心电影院联手推出“暖意场”,以50元的优惠票价回馈影迷,总计50场;47家展映影院全部换上了具有低故障、低延迟硬件优势的新字幕机,原先的荧光绿也变为视觉更优化的浅色灰;取票机确保每台都是全新投入使用,且增加了取票机投放数量,正常情况下,取票排队不超过15分钟;推出“电影之城”“Ga SIFF”等系列文创产品,及多家影院各具特色的纪念票根等,上海正张开双臂,向爱电影、爱生活的观众发出诚挚邀请。


第二十六届上海电影节
开票现场

  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在6月7日中午“丝滑”开票后,全市16个区的47家展映影院共同迎接影迷的到来。据官方购票平台淘票票截至6月12日晚间的数据,本届电影节的461部影片将总计放映1624场,目前出票量45万张,已经超出去年观影人次总数。购买本届电影节的影迷中,约七成为上海本地影迷,另有来自江苏、浙江、北京、广东等地的影迷为29%。为了迎接这些拉着行李箱专程来沪观影的客人,大光明、美琪、和平、嘉定影剧院等34家展映影院开设出行李寄存服务。同时,为了便于影迷“赶场”,天山电影院宛平剧院、MOViE MOViE前滩太古里店、久事·上海商城剧院、朵云轩杜比全景声影城等,专门在电影节期间推出轻食冷餐、披萨套餐等,多家影院则推出餐饮优惠。

  除了影院悉心为赶场的影迷们尽可能提供服务之外,本届电影节为满足观众的喜好和习惯,在排片策略上也大胆创新,将系列电影和具有相同元素的影片进行集中放映,如在UME影城(上海新天地店)、天山电影院-虹桥艺术中心、和平影都其中任意一家,便能看齐“向大师致敬”单元的增村保造诞辰100周年系列,而在艺海剧院或兰心大戏院,则能看齐杜拉斯诞辰110周年系列的所有影片。影迷“扎营”于一家影院,便能看完整自己钟爱的某一类型作品,有网友发微博说:“挺喜欢这种在一家影院、一天之内密集上映某个导演单元的做法,从早看到晚,多过瘾!”


第二十六届上海电影节
开票现场

  上海国际电影节一边做“外地影迷友好型电影节”,一边顾及长三角影迷就近观影。本届电影节“一带一路”电影周的影片展映除了在上海的影院展开,也安排在南京、苏州、杭州、宁波、合肥的影院进行。

  新片首映与经典再现,历来是上海国际电影节展映的两根主脉络。在世界首映和国际首映比去年提升了25.5%的同时,上影节坚持通过话题、热点高度密集的影展,赓续城市文脉,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本届电影节开幕影片为郑大圣、崔轶导演的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这一红色经典屡次被改编成艺术作品,1958年由孙道临主演的同名电影成为中国影史佳作,2018年上海歌舞团创排的同名舞剧常演不衰,此次焕新故事表达的舞剧电影,在以红色为最鲜明底色的上海,从银幕到舞台又到银幕,画出了一道艺术的螺旋。6月15日进行世界首映后,该片还将出现在“城市·光影: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庆祝上海解放75周年”展映单元中与广大观众见面。该单元精选国产新片和不同时期的上海题材作品,包括新配沪语版《乌鸦与麻雀》、1949年公映的《三毛流浪记》、记录上海改革开放初期工人生活的匠心之作《都市里的村庄》、贾樟柯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创作的主题纪录片《海上传奇》等,通过上海国际电影节这一文化标杆品牌,使上海城市血脉中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在世界文化的交融激荡中绽放独特光彩。


第二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开幕影片《永不消逝的电波》

  首映盛典单元的《里斯本丸沉没》,以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首场放映拉开电影节帷幕。该片讲述数十个盟军战俘家庭悲欢离合的真实故事,结合现场采访、珍贵历史影像、还原事件的动画,揭开了一段湮没82年的历史真相。

  本届电影节特别策划的“幽兰雅韵:戏曲电影新萃”暨长三角戏剧电影展,精选沪苏浙皖出品的优秀戏曲电影代表作集中展映,包括滕俊杰导演的新作——将最新电影科技与传统国粹融合的京剧电影《锁麟囊》、2023年的沪剧电影《敦煌女儿》、以大银幕赋予古典昆曲全新魅力的《牡丹亭》、4K再现徐王流派魅力的越剧电影《双飞翼》以及黄梅戏电影佳作《六尺巷》等。中华传统文化的持久魅力,新科技、新理念的加持,令该单元深受影迷追捧,其中,《锁麟囊》在6月7日开票当日便告售罄,可见中古传统文化的永久魅力。

  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积淀。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主题为“电影之城”,早在开幕前,这座电影之城的过节气氛就已拉满。除了47家展映影院,上海的主要商圈、重点区域,大街小巷洋溢着电影节作为人民节日的浓郁氛围。6月15日晚上,一群闪耀银幕的中外影人,和金爵奖评委会全体成员,将走上被誉为“亚洲第一红毯”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红毯,星光齐映浦江。


第二十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开幕红毯

  事实上,自五月中旬上海国际电影节发布金爵奖评委会名单和主海报之后,电影之城的“过节”气氛就日渐升温。电影节开幕前,上海国际电影节与上海市民文化节、美琪大戏院等联合举办系列讲座,帮助更广大市民以电影节为契机,了解电影历史,拓展电影知识,线下交流的同时,在微博端的观看影迷达40万人次。

  线上平台的参与,让上影节有了N种“打开方式”,也让电影节未开先热。旅游平台携程与上影节共同策划“携影同行”城市漫步路线,6月1日这张文艺图鉴上线后,至12日晚间,两千多位网友自发上传了影院赶场、影院周边游玩、转场速食等各种花色攻略五千多篇,互动量超过130万;本地生活平台大众点评于5月底上线47家影院的“电影院跑图”,两周不到的时间就引起影迷超万次“打卡”,平均一位影迷打卡5家影院,现在它正等待更多外地影迷来到上海生成自己的“上影节跑图”;小红书发起影迷一起来上海过“电影假日”,记录下在电影之城各种有趣的偶遇……


“携影同行”城市漫步路线

  电影节,关于电影,更是“节”。外地影迷的纷至沓来,线上线下的热度互通,上海国际电影节以观影创造文旅消费新场景,让影迷的观影之旅更多姿多彩。“一带一路”电影周“拉美风情嘉年华”,通过“拉美快线”巡游巴士展示拉美文化,通过“拉美风情街”集市,推介巴西、哥伦比亚、墨西哥、秘鲁、阿根廷、智利等拉美国家城市文化。电影市场“影视政策及取景地推介会”,金爵论坛“交融与共生:电影与城市论坛”,未来影院单元的文旅融合相关内容洽谈等,也都将围绕文旅融合的话题展开讨论和洽谈。

 

凝聚合力,传承展望

 

  电影节既面向过去,又反映现在,更引领未来。上海国际电影节以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秉持“立足亚洲、关注华语、扶持新人”的办节定位,形成了不断打通有机衔接的“6+1”阶梯型新人培育体系——迷你电影单元、金爵短片、创投训练营、电影项目创投、金爵亚洲新人单元、金爵奖及SIFF YOUNG x 上海青年影人扶持计划。既是“6+1”体系中重要一环、又属金爵奖竞赛架构组成部分的亚洲新人单元,今年迎来了20岁生日。从2004创设之初仅有不到100部来自东亚传统电影大国的作品报名参赛,到本届电影节报名参加亚新单元评奖的作品达到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314部,二十年来,亚洲新人单元以发现和培育新人新作、扶持亚洲新兴电影力量为己任,挖掘和推出了一大批如今活跃在各国乃至世界行业一线的电影新人,将深耕亚洲影坛、扩大亚洲电影国际版图的曙光照进了现实。曾在2006年第三届亚洲新人单元获评委会特别奖、最受大学生喜爱奖的曹保平,本届电影节回归担任亚新单元评委会主席,他说:“创造力,独特性,陌生感——这些弥足珍贵的特质,是我们希望在新人身上看到的。”今年,刘娟、安藤桃子、朱文等曾经怀揣这样珍贵特质的亚洲年轻导演们,和贾樟柯、岩井俊二等曾经见证他们成长的评委们,将一起回到上影节重聚,围绕“传承·展望”,在“亚新二十年”展映单元与影迷互动,在颁奖典礼上与新人同台,在金爵论坛“亚洲电影沙龙”共吐肺腑之言。值得一提的是,在6月20日的亚新颁奖典礼上,将有一个特别环节,向去世的大卫·波德维尔、万玛才旦和何平导演等,表达致敬之意和缅怀之情。有热闹、有欢腾,有温情、有感动,精神的传承,是上海国际电影节新人培育体系的价值所在,也是一个有担当的电影节的使命所在。


第二十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亚洲新人单元颁奖典礼

  从中国电影的摇篮,到如今的电影之城,上海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让上海国际电影节以始终独特的引领性,照见中国电影市场价值的日益提升。行业智慧高度聚集的金爵电影论坛,每每以预见电影产业发展的重要转型为议题,给予电影人们启迪与思考。今年的金爵电影论坛共9场,继续以热点话题凝聚发展合力,放眼产业发展新格局,关注技术最前沿,如聚焦差异化发行机制、中国电影“走出去”、人工智能+电影、香港影坛新生代、IP全球多元化开发等,关注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被影迷称为“大师班”的电影学堂,将迎来陈英雄、赵德胤、比尔·尼科尔斯、岩井俊二各自分享电影创作的洞见。


第二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电影学堂

  6月16日至18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的电影市场,聚拢电影产业发展新技术、新潮流。137家自海内外的影视机构将亮相市场展会,其中不乏沙特、英国、格鲁吉亚等近年“新朋友”。电影市场同期将开展“电影发行市场”“IP影视开发大会”“影视+文旅”等14场系列活动,和9场产业放映。为帮助展商、买家高效对接,今年的电影市场进一步优化智能化和线下服务,除了现场的洽谈区,市场注册来宾通过上海国际电影节官网登录“来宾中心”便可初步了解每位来宾的购买内容需求,以便精准寻找目标客户。


第二十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电影市场

  以“科幻+电影”的名义,科幻电影人、科幻作家、科学家将再度相聚松江,探讨人工智能与科幻电影的双向赋能。今年的科幻电影周包括科幻电影主题展映、科幻电影主题论坛、科幻文学IP/影视项目推介、“未来引擎·电影英雄”之夜、上海科技影都发布会等活动。


第二十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科幻电影周

  在普陀区普熙金融广场·PUSH艺术中心举行的未来影院单元,在先锋影视艺术与前沿创新科技的融汇点上,依托赛车模拟器、VR眼镜、AR眼镜等沉浸式设备和交互体验方式,以“东方魅力”“艺术的秘密”“我和我”“超自然”四个主题,为市民带来更多元的沉浸式交互体验,青年演员荣梓杉受邀担任体验官。这种沉浸式的“未来观影模式”得到观众热捧,开启预约仅1小时,10天31个场次的6200张门票瞬时“秒光”,之后主办方将视情况追加预约名额。


第二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未来影院单元

  “中国影视之夜”以总台视角向世界传播中国影视行业风貌,已经成为中国影视年度盛会,今年的第四届围绕“光影世界 中国故事”的主题,将于6月16日在上海国际传媒港举办。

  “电影频道传媒关注单元”以传媒视角为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献策发声,呈现媒体人对中国电影的高度关注与热爱,今年的活动以“长风破浪,未来可期”为主题,将于6月21日在SMG东视剧场举办。

  在对专业性的执着追求中,上海国际电影节以一以贯之的不断创新,持续打造上海文化“金名片”,也吸引了宝格丽、迪奥、百岁山等越来越多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

  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启航地,也是一座承载着光荣与梦想的电影之城。6月14日至23日,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将在影与城交相辉映的动人图景中,开启影人和影迷的盛大狂欢。 

 

来源丨上海国际电影节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