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协会活动
 
“丰富的寂寞”“光荣的平凡”,电影《父亲在远方》观摩活动在文艺会堂举行
发布日期:2024-06-15

  2024年6月14日,电影《父亲在远方》观摩交流会在文艺会堂举行。活动由上海电影家协会、上海文学艺术院和上影演员剧团共同主办。影片主演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上影演员剧团团长佟瑞欣,著名表演艺术家、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达式常,《父亲在远方》出品人赵杉,知名演员王维维、孙清,蒙古族青年演员贺根启尔等在影片放映前与观众进行了交流。

  电影《父亲在远方》根据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民族团结模范、上海人姜万富在边疆治病救人、无私奉献43年的真实故事改编。此次影片观摩活动的举办,既是为了致敬本片人物原型姜万富先生,以及他所代表的无数支援边疆建设、边疆人民的上海人;也是为了致敬民族团结,无论是影片反映的内容,还是影片创作过程,都体现了上海人民和边疆人民心手相连、共铸中华民族美好家园的精神;此外还要致敬德艺双馨的上海艺术家们,不畏条件艰苦,真情演绎,为观众奉献了这部诠释沪疆情深的电影作品。

  佟瑞欣在谈到影片拍摄体会时说,在查阅大量人物背景资料的过程中,有一句话点亮了他——有人说姜万富拥有“丰富的寂寞”和“光荣的平凡”!将自己生命当中最宝贵的43年奉献给昆仑山的那么一个上海人,创作团队只有带着敬畏之心去理解他的复杂,塑造他伟大的平凡。

  《父亲在远方》出品人赵杉说,这是一部小制作电影,演员片酬非常有限,上影演员剧团老中青三代演员,在极端恶劣的拍摄条件下,表现出了顽强的斗志。每天灰头土脸,毫无怨言。尤其是三月南疆刺骨的雪水里拍摄涉水过河的戏,佟瑞欣和王维维义无反顾,这种非凡的勇气和牺牲精神令人动容。

  演员王维维表示,在拍摄现场,作为一名拍摄电视剧较多的演员,经常会向剧组前辈老师讨教电影表演的技巧。经历这么一次很纯粹的电影创作,她感到,非常享受上影演员剧团大家庭的氛围,且受益良多。

  演员孙清说:“上影演员剧团有个光荣传统,但凡是团里的戏,哪怕只有一场,我们也会全力以赴。前辈是这么做的,我们也会这么做。”片中她饰演母亲,一场跟儿子姜万富分别的戏,让她感慨:有成千上万个姜万富,就有成千上万个姜万富的父母。能饰演如此伟大的母亲,对她来说不啻是一次精神的升华。

  演员贺根启尔表示,非常荣幸这次能够跟达式常老师分饰同一角色的不同年龄段,达老师在案头工作中写下的对人物角色的理解,让他体悟演员在创造银幕形象背后要做多少幕后“功课”,前辈艺术家的身体力行,为年轻演员树立了标杆和榜样。

  著名表演艺术家达式常幽默地说,他主演的第一部电影《年青的一代》就是在新疆、农村、山区拍的,只不过当时演的是一个思想不太上进的年轻人,是“反面教材”。没想到60年后,他又去新疆拍戏了,这回总算“翻身”了,演的是“正面人物”优秀的兵团连长,很荣幸,也很受教育。


  著名导演石晓华在观摩影片后,激动地说,影片拍得非常朴实,导演没有用强烈的戏剧冲突来吸引观众眼球,而是展现了很多细小而真实的事件,很打动观众。就像习近平总书记用“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来比喻“各民族团结”,这部影片也让我们看到了人间的真情无价,民族间的团结大爱。

  上海影协会员、导演徐权也表示,影片好多地方都让他感动得热泪盈眶。他呼吁像这类有营养的好作品,应该得到媒体大力宣传,得到院线更多排片,让更多年轻人看到。作为导演,接下来他也会更多关注边远地区、先进人物题材,把发生在那里的感人事迹、优秀人物拍成电影,向国人讲述,向世界传播。

  东方女性领导力发展中心组织了30多位成员参加了观摩活动。该中心理事长王佳芬表示:“我们跟随影片中女儿一路的寻访,被主人公姜万福43年悬壶济世,服务边疆人民的故事深深感动,泪洒影院。谢谢影片带我们重新回顾那段难忘的‘知青岁月’,我们的崇拜敬畏之心,也会化作今天建设新时代的动力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