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中国著名动画艺术家阿达诞辰90周年,在他短暂的创作生涯里,为我们留下了《三个和尚》《哪吒闹海》《新装的门铃》等享誉海内外的经典动画作品。

8月24日下午,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与HiShorts! 厦门短片周联合主办的“超时空对话”——上美影“遗珠”×HiShorts! 动画艺术展,携手上海电影家协会、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和wuhu动画人空间,共同举办了主题为“从《蝴蝶泉》聊阿达的创作故事”的“阿达诞辰90周年”特别论坛活动。动画导演、国家一级动画设计师常光希、作曲家金复载、动画导演孙总青和国家一级编剧姚忠礼受邀出席。这四位曾与阿达老师共事的上美影艺术家从阿达老师的作品出发,分享他的创作故事,回忆昔年趣事,带领现场观众和这位伟大的动画艺术家进行一场充满怀念的“超时空对话”。

阿达,原名徐景达,出生于1934年的上海,祖籍江苏昆山。他自幼喜爱动画片,1953年从中央电影学校(后北京电影学院)动画班毕业后,来到上海电影制片厂美术片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前身)工作。

除了参与动画创作,他还是个有名的漫画家。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动画导演,在53岁因病英年早逝,为我们留下20余部优秀作品,也留下了无数遗憾。
本次纪念活动以观影拉开帷幕,三部阿达老师导演的经典作品带领观众走进阿达老师的创作世界。《蝴蝶泉》的抒情唯美,《三十六个字》的寓教于乐,还有《超级肥皂》的幽默讽刺,无一不牵动着观影者的情绪。每部影片放映结束,观众都自发鼓掌致敬。映后交流环节中,四位和阿达老师共同创作了《蝴蝶泉》的嘉宾从这部影片谈起,分享了和阿达老师有关的创作故事。

《蝴蝶泉》改编自大理白族的民族传说,摄制于1983年,是当时少有的爱情悲剧题材动画片,曾获文化部优秀影片奖和全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腾龙奖”。

常光希老师是《蝴蝶泉》的联合导演,这也是他第一部署名导演的影片。常老师提到,阿达老师是他的前辈,和阿达老师联合执导《蝴蝶泉》是他的“导演启蒙”。阿达老师对艺术的追求,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还有作为导演对作品的把控能力,都是值得后辈学习的。
他还透露,当时厂里对是否要做这个题材有些犹豫,觉得故事很老套,但因为是阿达来导演,大家都觉得可以去做。“阿达就是有这种抓住故事精彩的部分,让作品充满火花的能力。”常光希老师这样评价道。

常光希

《蝴蝶泉》的编剧之一姚忠礼老师分享了很多摄制组在云南采风时的精彩故事:阿达导演曾为追赶蝴蝶掉进澜沧江;等到摄制组兴致勃勃去蝴蝶泉正式采风,结果却一只蝴蝶都没看到,只能自我安慰“做动画片关键要有想象”,引发现场一片笑声......论坛现场还解开了一桩“悬案”——先于大部队到达云南工作的金复载老师感叹于云南景色的优美,虽然没有看到蝴蝶,还是用一封“景美蝶盛”的四字电报“勾引”摄制组来到云南。“那之后金老师就有个外号叫‘金蝶盛’。”常老师笑着“控诉”道,“今天终于知道,原来你也一只蝴蝶也没看到。”

姚忠礼

《蝴蝶泉》全片没有一句对白,全靠音乐推动情节烘托情绪,作为作曲的金复载老师功不可没。金复载老师与阿达老师是常年合作的老搭档,除了活动现场放映的三部影片,金复载老师还曾为阿达老师的《三个和尚》《哪吒闹海》《三毛流浪记》等经典作品作曲。金复载老师和现场观众分享了先期音乐和后期音乐的区别。在美术片的创作中,先期音乐是具有主动性的,而阿达老师的导演思路就是音乐要和画面配合,“音和画结合起来讲一个故事”。
“在美影厂的导演中,阿达是比较懂音乐的人,”金复载老师回忆道,“他知道音乐的力量,知道怎么用音乐叙事。”《蝴蝶泉》这部片子是叙事性的风格,在阿达导演的影片中比较独特,需要抒情,要有好听的旋律。最后金老师选择用七重奏的形式来为影片作曲,成为影片成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金复载

孙总青老师是《蝴蝶泉》的动画设计之一,影片中让人印象深刻的群蝶飞舞的镜头就是孙老师绘制的。在提到画蝴蝶的过程时,孙老师显得有些无奈:“他们(去云南)都没有看到蝴蝶,我就更没有看到蝴蝶了,只能靠想象去画。”当年没有电脑,每一只蝴蝶都是单独手绘上去的。“一只两只可以,整个画面几百只很辛苦的。”孙老师说,“阿达导演唯一的要求就是画得生动,要像活的蝴蝶一样,他让我‘大胆去画’。”蝴蝶运动轨迹和其他动物不一样,每一帧画面都要单独画出来。这些辛苦工作,最后凝结成了影片中我们看到的唯美的群蝶飞舞的壮美景象。

孙总青

除了导演作品以外,阿达老师在上美影工作的34年间,还参与多种片种动画的创作,“创新”是他的创作关键词,他和他的作品就是上美影“不模仿别人,不重复自己”的最好体现。他参与研发了“水墨动画摄制工艺”,是木偶动画《真假李逵》的木偶设计,水墨剪纸动画《猴子捞月》的美术设计,并在1986年以《新装的门铃》和《超级肥皂》两部超短片敲响了中国动画现代题材的大门。


他的作品融合了中国和西方的艺术理念,多次获得国内外重要奖项,比如《三个和尚》是第一部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的中国影片。他曾任中国电影家协会和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安纳西国际动画电影节评委,国际动画协会理事,是推动中国动画发展及与世界接轨的重要人物。

在谈到阿达老师的创作经历对当代中国动画创作者有何启示时,四位老师都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阿达是为动画而生的人。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他创作出一系列风格多变且富含哲理的动画。他无需言语,仅凭音画交融的动画语言,就能传达出对动画艺术那份神圣的敬畏与热爱。他喜欢集思广益,拥有大艺术家的胸怀和心境。这些对当代动画导演都是有启发的。
阿达是美影厂第二次创作高潮时最早走向世界的动画艺术家,以创新灵感著称。他擅长发掘,发掘优秀的创意,优秀的选题,优秀的策划,优秀的人才。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永远都在谈论艺术,他是真正杰出的动画艺术家。
阿达是个画不离手的人,什么都可以拿来画,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可以画,他的绘画功底非常强,这对动画创作者是很重要的。
电影是视听艺术,对声音的要求各个片子都不一样。阿达作为导演,有很清晰的音乐和画面配合的导演思路。导演作为动画艺术创作的核心人物,他们应有极高的音乐修养,要对动画片里音画结合的重大课题有深刻的理解与追求,最终在作品中合理运用。这样才能创作出真正优秀的作品。
在活动的结尾,大屏幕上出现了四位嘉宾提供的和阿达老师共同工作时的照片。

“这是小白楼四楼,金复载那里有一架钢琴,在给阿达拉板胡。”姚忠礼老师一边回忆一边哼起了《三毛流浪记》的经典曲调。“这个旋律的灵感来自于上海街头的卖调。”金复载老师补充道,哼唱的卖调也获得了现场上海观众的共鸣。去各处采风的留念、导演们年轻时略显青涩的合影......每一张照片都引发了现场嘉宾的怀念和感慨。


当《蝴蝶泉》剧组领奖的照片出现在大屏幕时,现场的嘉宾与四十年前的自己和曾经的战友阿达对望,那一刻,便是“超时空对话”发生的瞬间。

来源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