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文联信息
 
上海市第九次文代会在文艺界引发热烈反响,听听特邀嘉宾、代表们的心声(二)
发布日期:2025-02-27

 

  刚刚闭幕的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九次代表大会,齐聚来自上海各个艺术领域老中青三代文艺力量。

  会议间隙,我们见缝插针地对部分特邀嘉宾、与会代表作了简短采访,请他们谈谈与会感想,并从不同艺术领域就上海文艺发展的经验成果、对未来的展望等角度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主题创作不动摇

 

  我1978年加入上海美协,1984年在第三次文代会上当选文联委员。在此后长路漫漫的岁月里,我在油画创作上的求索和发展,始终离不开文联的培养和支持,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文联是我们文艺工作者温馨的家园。我们这代人始终坚持深入生活,到工厂、到农村、到部队,跟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用画笔来塑造工农兵的形象。这次文代会的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上海近年来文艺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令人倍感振奋。作为艺术家,我们要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创作出更好更优秀的作品。如今这一代年轻艺术家已经成了高校和美术创作领域的中坚力量,他们成绩斐然。然而我也想对他们说:艺术生涯一定是场漫长而艰辛的马拉松,能跑到终点的一定是有着高尚精神品格和坚韧不拔的意志的人,一定是满腔热情去拥抱生活以及深入生活的人,一定是坚持长期艰苦创作实践的人。

 

  作为上海美术家协会的一员,我深感使命光荣,更对未来充满信心与期待。文联是文艺工作者的精神家园,更是凝聚力量、引领方向的核心平台。我们期待文联在新时代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文艺工作者提供更坚实的政策支持与资源保障,同时搭建跨区域、跨领域的交流平台,推动长三角文艺资源的深度融合。我们要深耕文化根脉,进一步挖掘红色题材与海派精神,推出更多兼具历史深度与艺术高度的作品;打造国际平台,依托上海美术大展、海平线·绘画雕塑联展等品牌项目,推动本土艺术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的上海篇章;探索数字技术与传统美术的融合,为艺术表达开辟新路径。我们期待上海文艺界在传承与创新中勇攀高峰。新时代的上海文艺事业需要文联的引领、艺术家的担当与全社会的合力,让我们以第九次文代会为起点,为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上海样本、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贡献力量。

 

  第八次文代会召开以来,上海各项文化事业取得长足进步,杂技界亦成绩斐然。杂技剧《战上海》和《天山雪》,先后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杂技秀《时空之旅》荣获全国演出市场“双效统一”优秀演出项目称号。这些都是上海杂技界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充分挖掘了上海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资源,对杂技艺术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展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自强和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所取得的成绩。在第九次文代会召开之际,我们将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大会的精神和要求转化为干事创业的积极行动。在市文联的领导下,继往开来,推动杂技艺术创作,为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设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加上海市第九次文代会,听了陈吉宁书记、李屹书记的讲话,和市文联的工作报告,我感到万分激动,也充满了动力。近年来杂技行业不断取得突破,在市委市政府、市委宣传部和上海市文联的精心组织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些成绩和荣誉对我们每一个海派杂技人来说,既是鼓励也是鞭策。它激励我们继续前行、不断创新,为杂技艺术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继续秉持守正创新的原则,通过杂技艺术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讲述中国故事、塑造鲜活角色,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杂技艺术的魅力。我们也期盼观众朋友们能够更多地走进剧场,现场体验杂技艺术的独特魅力,为我们的演出加油鼓劲。

 

做好艺术普及和文化惠民

 

  自上海市第八次文代会召开以来,上海书协倾注脑力、笔力与心力,致力于提升书法家的创作水平,这些年来,我们书协不懈努力,通过举办各类展览与赛事,诸如承办中书协主办的第五届全国草书展以及即将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小品展等,有力推动和提升上海中青年书法家的创作水平。在十三届全国书法展上,上海作者也取得了近几届的最好成绩。常言道,“是墨磨人,非人磨墨”,这份对书法的执着与磨砺,正是我们前行的动力。值此第九次文代会召开之际,我们满怀憧憬,期许在未来的五年里,能为上海的书法事业续写辉煌篇章,让书法艺术更加贴近大众、服务人民,更接地气。春节期间,我们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为广大民众写春联、送“福”字,这些活动意义非凡,深受欢迎。书法家协会绝非孤悬于世的“空中堡垒”,我们要致力于营造更加风清气正的书法环境,以人品带书品,做好人写好字。让书法艺术之花遍地绽放,惠及更多百姓。

 

  我对文联及上海文艺工作满怀期待,同时深感肩负重任。近年来,上海创协涌现出一大批设计人才,创作了众多艺术精品,举办了“创意设计讲坛”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力助推上海都市文化的繁荣发展,充分展示了上海文化的独特韵味与魅力。艺术设计是“城市温度”的助燃剂,它通过一系列深受市民喜爱的作品,精准捕捉并反映了市民对高品质生活的热切向往,生动诠释了城市居民的“精气神”与城市的精神品格。这正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结出的硕果。我们也期待未来艺术家们能够更深度地参与到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和美学普及中来。通过文联平台,汇聚各方人才、资源,携手打造具有标识度的文化品牌和文艺活动,为城市的文化发展增添新亮点,为上海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贡献我们的智慧与力量。

 

  第九次文代会的隆重召开是上海文艺界的盛会,代表们肩负使命,欢聚一堂,共同描绘未来五年上海文艺高质量发展的蓝图,听了陈吉宁书记的讲话和大会作的工作报告,很振奋,很鼓舞,很期待,应该说上海文艺的新征程号召已经吹响。

  作为来自基层的代表,深深感受到这次会议的好消息很多,比如:强基工程。在市文联指导下,目前全市基层文联组织已全覆盖,通过市区联动、联盟的共建共享项目内容繁多,成效显著。艺术下乡、文艺惠民、艺术辅导、联合办展、艺术培训、人才培养、“文艺两新”集聚区实践基地建设等,犹如艺术的种子呈现出鲜活的生命力,基层的文艺品牌形成了,影响力扩大了,凝聚人心的功能增强了。

 

积极推举培养文艺人才

 

  自上海市第八次文代会以来,上海曲协在上海市文联的领导下,齐心协力取得了一些成绩。文代会上陈吉宁书记、李屹书记的讲话以及文联工作报告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将在上海文联的领导下继续努力,特别是在青年演员的培养、青年人才的扶持上,我们大有可为。例如评弹演员陆锦花、陶莺芸等,滑稽演员钱懿、陈靓、潘前卫等,都获得了中国曲协的牡丹奖,同时也是中国曲协“艺苑撷英青年人才计划”的入选者。上海曲协将搭建更大的舞台,让我们的优秀青年演员更快成熟起来,走向全国,成为德艺双馨的青年艺术家。

 

  上海市第八次文代会召开以来,在广大会员和社会各界的关心下,上海舞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通过组织学习、艺术创作、学术研讨、公益活动、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工作,为繁荣上海的舞蹈事业作出积极贡献。我们不断增强上海舞协全体成员的凝聚力、创新力、服务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舞蹈语汇,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我们也要带领全体上海舞蹈工作者,为培养年轻舞蹈者成为德艺双馨的文艺工作者作出更大的贡献,将美的种子播撒在人民心中;带领广大上海舞蹈工作者,勇于担当新的文化使命,为上海的城市文化建设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我是第一次参加文代会,很高兴、很激动,也很开心遇到很多同行和艺术家朋友。在今天会上听了领导和代表们的发言,我深有感触,文化艺术是人和人之间交流沟通的桥梁。会上还提到了文艺工作的许多关键词,比如追求真善美、追求质量而不是流量……这些我都深有共鸣,也想努力去做到。我觉得文艺是有方向的,有一个明确而正确的方向,文艺工作者就能在这条路上行走得更加踏实。

 

  上海市第八次文代会召开以来,上海的文化艺术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我们看到很多优秀的作品,比如说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小说《千里江山图》、电影《攀登者》、电视剧《繁花》等,同时也涌现了很多在全国乃至在国际上有影响的艺术家,在各自的领域都创造了他们的骄人成绩。上海是一个人才济济的文艺事业的高地。《可凡倾听》是一档文化访谈节目,所以我对很多艺术家都非常关注,也陆续找他们做过访问。我感受到,一个地方的文化发展,除了人才集聚外,还要让这些人才能充分发挥各自能量。未来,上海还要发扬海纳百川的精神,以开放的态度,让全国甚至是全亚洲、全球的优秀人才能够聚集到这座城市,有了人才,才有作品。希望在未来五年,能够出更多经得住时间考验、受到观众和读者欢迎的优秀文艺作品。

 

  有幸参加第九次文代会,内心感到无比荣幸。第八次文代会召开以来,上海美术界在诸多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令我倍感振奋。特别是为备战第十四届全国美展,上海美协与培训中心携手合作,成功举办了油画创作高研班,不仅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油画创作者,不少学员还入选全国美展。本届全国美展,上海美术界也取得了历届全国美展油画展中的最佳表现,这也是对我们辛勤努力和不懈追求的最好回报。今天会议上提到,要创作属于人民、属于时代的美术作品、艺术作品,这番话深深触动了我,让我更加坚定自己的艺术追求。未来我将继续在文联和美协的领导下,深耕油画创作领域,努力探索重大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的表现手法。我希望通过自己的画笔,展现党的辉煌的奋斗历史,描绘火热的生活现实。

 

迎接智媒时代,科技赋能文艺

 

  今天参加上海市文联第九次代表大会,最大的感想是:很多人说,2025年是AI终端应用爆发的元年,在“智媒”时代全面开启的时点,上海各界艺术家齐聚一堂,我感到特别有意义。“人工智能”媒体的极速到来,所有文学艺术形式都将被重新建构、重新诠释,甚至被重新定义。非常有幸亲历这样的一个人类科技发展前所未有迅猛发展的时代。我想我们也会从邻界艺术家身上学习到很多东西,也会观察自己领域的媒体会发生怎样的演化,然后思考如何作出回应。身处现在这样一个翻天覆地的迭代时刻,尤其在2025年召开第九次文代会,我觉得非常有意义。

 

  非常荣幸作为上海摄影界代表参加上海市文联第九次代表大会,这是一次开放创新、振奋人心、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的大会。上海市第八次文代会召开以来,上海市摄影家协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人才培养、国内重大的学术和赛事、国际交流与传播上做出了很大的成绩。这些年来,上海国际摄影节作为上海市文联的一个重要品牌,其艺术性、学术性、国际性已然攀上新高度,为上海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作出了贡献。展望未来五年,我们要认真学习习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定文化自信自强,坚持守正创新,成为主旋律的弘扬者。同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成为坚持为人民服务、深扎人民的创作者。迎接人工智能时代的新挑战,做影像艺术的传承者和创新者和社会风尚的引领者。

 

  这些年我一直在京剧艺术当代化的传承与传播的道路上,一边学习一边实践。我现在有两个身份:一个是演员,还有一个是京剧教育者。这是非常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事情。我想未来不仅要扎根演出和教育,同时还要拥抱科技。我觉得未来戏曲艺术的发展可能要借助人工智能来帮我们去更好地传播,让更多观众因为今天的戏曲工作者的努力而受惠,让未来的观众觉得戏曲艺术是非常新潮的、非常有意义的,并且会有更多人愿意亲近我们的戏曲艺术。

 

团结凝聚“文艺两新”

 

  作为新艺联代表,能与众多文艺界的同仁们共同参与今天的盛会,现场聆听陈吉宁书记的讲话以及大会的报告,我深感荣幸。大会报告总结了近些年“文艺两新”工作取得的成绩。新艺联作为团结凝聚“文艺两新”的文艺家协会,是上海文联大家庭里最年轻的协会,一直受到大家的关心和爱护,短短几年已经发展了700多名会员,涉及各种艺术门类,在团结引领工作方面富有更大挑战。与舞蹈“文艺两新”工作者在一起工作的经历让我感到:这些年轻人就凭着对舞蹈的热爱来到上海、追求梦想,正因如此,我们应该为他们提供更多帮助、更多平台。第八次文代会召开以来,我们组织会员和“文艺两新”工作者参与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工作,也为他们提供中级职称评定服务。相信在文联领导下,新艺联一定会团结努力,为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而不断奋斗!

 

  作为“两新”文艺工作者代表来参加这次文代会,我感到非常荣幸,也非常激动。现在正值上海最美的季节,今天跟不同文艺领域的朋友、同行、老师们相聚在这里,学习交流,非常开心。第八次文代会召开以来,“两新”队伍一直在繁荣壮大,在上海市文联和新艺联的领导下,为“文艺两新”群体在上海更好地发热发光开通了绿色通道,做好了权益保障。我想,作为一名“两新”文艺工作者,我们除了要加强自己艺德的修养,加深自己文化的修养,还要提升我们在舞台上的艺术水平,努力成为德艺双馨的好演员。

 

  今天是我第一次参加文代会,我内心无比激动、自豪,现场听了陈吉宁书记的讲话以及文联的工作报告,也感受到沉甸甸的责任。作为青年文艺工作者,我们必须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感受时代脉搏,创作出符合时代审美的高质量文艺作品。我是民办高校的书法教师,是“文艺两新”队伍的一员。这几年,上海市文联为“文艺两新”工作者提供了中级职称评审,吸纳了很多新文艺工作者,近500人拿到了中级职称,让这一群体的文艺工作者感受到文联大家庭的温暖。上海市书协也组织举办了不少以“文艺两新”工作者为主体的展览,把他们的作品推向更大的舞台,提高了会员们的创作积极性。希望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关爱下,书法工作者一如既往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更好地奉献精品佳作,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首图来源于上海发布公众号
来源丨上海文联公众号